第九十四章 人才难得_潜龙有凤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九十四章 人才难得

第(2/3)页

人才,情商没那么高,而且让一个番人代表西雨书院也不合适。学问可以借鉴西方,但并不是说整个校园都要刻上番人的印记。这一点,沈其音考虑得很清楚。所以窦静阁可信可用,却不能充当西雨书院的门面。

  至于宋知璃嘛,就算不考虑他敏感的身份,以及他正接受着半圈禁管制的事实。就他那小白兔的性格,可爱是挺可爱的,但派出去外联,跟各种妖魔鬼怪打交道,不被人生吞活剥才怪!

  当然,沈其音在书院之外也有援手。至少在官场上,文有王鹤,武有蒋成济,父母官闻怀远也基本是站在她这一边的。可校内校外,分内分外,区别还是很清楚的。沈其音可不想仗着和谁关系好,就腆着脸从头依赖到尾。

  打铁还得自身硬!企业还要员工强!

  所以,肖锦这样人品又好,脑子又快的自来熟,正符合现在书院里的空缺,一下就被沈其音惦记上了。

  然而直接强拉人入伙……那是梁山好汉,沈其音还做不来。

  她需要一个机会。一个能和肖锦多相处共事,增进了解的机会。等了解得差不多了,知道彼此有共同的志向,互相配合起来也比较舒心了,待时机成熟,就可以郑重其事地问出那个问题:你愿意……来西雨书院工作吗?

  对,跟谈恋爱有点像。

  沈其音和王鹤在肖锦的问题上一拍即合,三言两语就敲定了对他的安排。这之后,两人又把赈灾的具体事宜商议了一下,拟出了一个大体的日程。

  这闽州境内,大的县城有肖锦闹了一圈,放粮的放粮,施粥的施粥,连带着附近的村镇,都已经基本稳定下来。接下来,就是按沈其音所说的,推广红薯,打深井,安灾民之心,给他们对抗旱灾的希望。

  赈灾车队会带着大批种薯,从永安县出发,绕过城市,沿着受灾最重的农村一路行进。

  只靠陈有年一人,是无法把红薯推广到整个闽州的,所以闽州府衙要排出大量吏员相随。跟着赈灾的主车队走上几天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wuxs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