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9章 希伯来理工学院_重生2010:我垄断了全球经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329章 希伯来理工学院

第(2/3)页

德热情洋溢的给李睿介绍道:“李睿,谢赫特曼教授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,他研究的准晶体技术我也搞不懂是什么意思,但一定非常的厉害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介绍让宾主几人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赫特曼教授非常谦虚的道:“诺贝尔奖说我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,可惜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发现准晶体的时候,被所有人嘲笑,研究小组还差点开除我。幸好希伯来理工学院接纳我支持我,所以我一直认为希伯来理工学院是全世界最包容最具有chutzpah精神的大学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睿没太听懂:“chutzpah?”

        校长拉维解释道:“这是希伯来语,没有对应的鹰文词汇,大意是敢于挑战权威,敢于进行大胆的尝试,做一些在普通人看来离经叛道的事情。在希伯来理工学院,学生们可以质疑和反驳教授的观点,这正是我们一直推行的教育理念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继续道:“这些年我曾经接到过很多来自于铧国的推荐信,很多铧国教授在信中都会说,这是一个听话的学生。这让我很失望,我们不想要听话的学生,太过循规蹈矩的人做不了企业家,没有创新能力,我们更希望能够招到那些具有挑战和质疑的能力,拥有chutzpah精神的学生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东方希望学生在既有的框架里发展,把框架修补的更完美,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西方喜欢学生打破所有的框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文化差异的产生众说纷纭,李睿不想深究,只能说各有优缺。

        东方文化能够绵延五千年从未断绝,正是因为无论朝代如何变换,谁家皇帝坐庄,基本的框架其实一直都在一直没变,却也因为框架的存在束缚了思维的扩展。

        西方文明在近代飞速发展有赖于框架的打破,但这种不断的颠覆和推倒,也让人们常常陷入价值观的冲突之中,难以形成统一的观念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睿今天约见三位来自希伯来理工学院的客人,希望能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当中,寻找一个新的方向。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wuxs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